|
“停车难”
成为市民“切身之痛”
“停车难”已经成为广大市民切身之痛。城市空间有限,机动车数量却不断增长,近年来中心城区小汽车保有量每年增长约1.5万辆,目前我市“ 停车难、停车乱” 问题,主要表现在老旧小区配建不足、 新建小区地下车库利用率不高、路内停车泊位周转率和使用效率低、 停车泊位建设供给渠道单一等方面。
综合治理
让市民不再为“停”所困
加大停车泊位供给。“停车难、难停车、车难停”升级为城市民生难题。对此,马鞍山市正努力破解为“停”所困难题。解决“停车难”,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多增加车位。近年来,市城管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全省暖民心行动部署,加快补齐停车设施供给短板,“见缝插针”扩大车位供给,充分利用公共绿地广场、边角空地、闲置土地、地下人防工程等空间,合理规划公共停车设施,满足市民停车需求。组织编制《马鞍山市中心城区停车设施专项规划(2021-2035)》,2023-2025年,全市新增城市停车泊位6.1万个以上,其中公共停车泊位6000个以上。
规范停车设施管理。制定政府规章《马鞍山市机动车停车场管理办法》,自2023年3月1日起施行。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投资建设公共停车场,建立经营性停车场备案制度,明确信息化建设要求。推动对外经营的公共停车场将停车场位置、泊位剩余、收费标准实时信息接入全市统一的智慧停车信息管理系统,提高公共停车设施利用率。
盘活闲置停车资源。据初步统计,目前中心城区住宅小区处于闲置状态(未售、未租)的地下停车位约3.45万个,闲置率约达40%。本次机动车停车秩序综合治理将规范地下车位租售行为,将地下闲置停车泊位资源全面向小区业主和市民开放使用。针对“批而未建、建而未验”的人防工程,开展人防工程历史遗留问题专项整治,尽快完成建设和验收,采用市场化手段盘活存量停车资源,有效满足市民停车需求。
加大充换电设施建设。迅速启动《马鞍山市中心城区新能源汽车充换电基础设施专项规划(2023-2035)》编制工作,将停车场规划建设纳入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管理。实施《马鞍山市电动汽车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行动方案(2023—2027年)》,一体推进我市“市、县、乡”三级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计划2024年全市新建充电桩3000个,其中公共充电桩1500个;至2027年,全市累计建成充电桩不少于2.8万个,换电站23座,全面满足新能源汽车充换电需求,推动我市新能源汽车充换电基础设施服务体系高质量发展。
加快建设运营智慧停车项目。让科技赋能助力便民停车,加快推进城市智慧停车项目建设。建设市智慧停车运营指挥中心,升级改造停车管理平台,完善停车数据收集系统、停车诱导系统、开发智慧停车小程序、APP等,分期分批对现有路内、路外停车泊位进行智能化改造,配建智慧停车系统设施,向市民提供泊位查询、停车导航、预约停车等实时信息服务。按照“市县一体、市级统筹、分级建设”的基本思路,构建新型智慧停车综合管理运营体系,实现“路内路外一张网,全市一个停车场”总体建设目标。
市场化手段提高泊位周转率。路内停车泊位主要是满足市民短时间临时停车需求,我市中心城区现约有路内停车泊位近2万个,普遍存在随意停、长期停现象,停车泊位的周转率和使用效率极低。通过市场化管理,可以促进车主更好地利用停车资源,避免长时间占用停车位,从而提高停车位的周转率和利用效率,满足更多市民的停车需求。
下一步,分期分批对纳入智慧停车项目进行收费管理的的约6300个路内停车泊位进行智能化改造,先期选取当前停车矛盾突出的金鹰、万达、星悦、和泰广场4个片区共698个路内停车泊位,开展首批路内停车收费管理试点,其中金鹰国际购物中心片区236个;万达广场片区145个;星悦广场片区213个;和泰广场片区104个。根据停放服务收费最高指导价标准,白天计时收费,夜间不收费。新能源汽车当日首次2小时内免费,2小时以外半价收费。充分考虑市民办事需求,本次路内停车收费统一设置30分钟免费时长,停车时间不足30分钟的免费。
附:收费标准
▲ 点击图片可放大查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