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2日晚,雨山区中医药文化夜市活动在万达广场举行;6月27日,中医药文化进机关活动在雨山区委老干部局开场;7月4日,中医药文化进社区活动在阳湖社区举行……连日来,雨山区2024年“中医药服务月”系列活动正在紧锣密鼓地开展,中医专家义诊、中医养生保健讲座、中医适宜技术体验等吸引了众多居民参与。 “现在,家门口就能看中医,真是太方便了!”居民吴阿姨在接受佳山乡卫生院中医馆的中医治疗后连连称赞。中医特色疗法凭实力“圈粉”,正是近年来雨山区大力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的一个缩影。 健全服务体系: 每个乡镇、街道都有中医馆 6月7日,焕然一新的雨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馆恢复开诊。“原先的布局不是很合理,我们根据需求重新设计装修,扩大了候诊区,又增加了1个中医诊室和2个中医理疗室,进一步改善就医环境,现可提供中药饮片、针灸理疗等10多项中医特色服务。”雨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曹振乾说道。同样升级改造的还有佳山乡卫生院中医馆的煎药房,改造后的煎药房可以满足居民中药代煎配送需求。 近年来,雨山区先后投入500余万元支持基层医疗机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中医馆、中医阁内涵,为居民提供便捷的中医药服务。目前,全区6家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设置了标准化中医馆。同时,不断织密服务网络,雨山区社区和村卫生站(室)设置中医阁的超15%,居民“15分钟中医药健康服务圈”初步形成。 今年以来,雨山区卫健委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着力打造基层“健康e站”服务网点,深入社区、村、企业、机关、学校组织开展中医药宣传义诊活动20余场次,通过专家义诊、讲座宣教、宣传品发放等方式,将中医药健康知识融入百姓日常生活。 引强培优人才: 家门口能看到名中医 雨山区中医药人才资源丰富,早在1996年就成立了雨山中医馆,柔性引进南京中医药大学疑难疾病研究所所长、主任中医师、博士生导师郭立中教授团队长期坐诊带教,吸引了不少周边居民慕名而至。 市中医院南院、十七冶医院两所三甲医院均位于雨山辖区,有效填补了区域内优质中医资源布局的空白。2022年,雨山区基层医疗机构与十七冶医院共同组建紧密型城市医联体。2023年,雨山区基层医疗机构正式加入市中医专科联盟。市级中医专家定期下沉基层,把优质的中医药服务送到居民家门口,通过现场“传帮带”、进修培训,大力培养基层中医药人才,提升基层中医药综合服务水平。 外引强、内培优。雨山区卫健委充分发挥名中医专家“头雁”引领作用,支持中青年医师跟班学习、进修提升,培育中医骨干,变“输血”为“造血”。近年来,向山镇卫生院1人通过师承教育当选“第七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雨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功申报“印存智安徽省名中医工作室”,开展中医传承带教。目前,拥有中医药高级人才17名,中医师总占比超40%,为基层中医药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引擎”。 突出中医特色: 满足多元化需求 “从刚刚的诊断来看,你现在身体寒热错杂,要以驱寒为主,清热为辅。”7月8日,家住鹊桥小区的雍女士来到安民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馆4楼预约三伏贴,中医师陈琳琳经过望闻问切后,为她开了一副对症治疗的三伏贴药方。 “从去年到今年我住了两次院,虽然痊愈了,但感觉体质大不如前,都说‘冬病夏治’,我想通过中医调理把身体养好。这里还可以用医保报销,对我来说很方便。”雍女士说道。 随着中医药宣传推广力度加大,中医药“简、便、验、廉”的特点越来越深受百姓的青睐。 在向山镇卫生院,中医师汤丽会根据时令推出不同的中药治疗方案。“我们平时多以针灸理疗为主,在冬春季会推出中药药浴,在夏季会推出三伏贴、中药茶饮等,结合时令,一人一方、辨证施治。”汤丽已有10多年从医经验,在她看来,基层中医药工作始终要以群众健康需求为导向,结合自身优势拓展医疗服务,当好居民的“健康守门人”。 聚焦群众需求,基层中医资源在不断“扩容提质”。采石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正在建设医养结合项目,精心打造“中医+养老”新模式。平湖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计划依托紧密型城市医联体建设筹建中医康复科,打造“康复回社区”特色模式。 如今,中医药文化已“出圈”,飞入寻常百姓家。雨山区搭建了多元中医药文化宣传阵地,通过设立东湖公园中医药文化宣传长廊、采石中心中医药文化宣传角、凹山湖“三棵树”中药材种植基地、社区中医健康驿站等,大力传播中医药文化,让中医药更好惠及百姓健康,满足百姓需求,为争创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区营造浓厚氛围。 |
便民导航 • 社区福利 | |||||||
找工作 | 找房子 | 找商铺 | 找办公/厂房 | 找TA | 查天气 | 查IP | 生活服务 |
跳蚤市场 | 二手车 | 拼车信息 | 宠物交易 | 生活主页 | 马鞍山好券 | 在线翻译 | 更多服务 |
* 此为文章内容页,如需发布信息/发帖请前往首页、论坛及其相应版块,点击免费发布信息/发帖按钮可发帖 论坛精选好帖可转化为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