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截止5月18日,小编梳理了一下安徽16个地市1-4月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以下简称财政收入)完成数据,除合肥、六安外,已有14个地市官方相继公布,现归纳汇总如下,供大家了解。
看看进入二季度,究竟谁在梯队前进、谁又会掉队了呢?
首先,在了解1-4月份数据之前,我们回望一下1-3月份各地市财政收入完成情况:
1.合肥(288.70亿元 同比增长1.3%下同)、2.芜湖(107.90亿元 3.7%)、3.滁州(91.90亿元 0.5%)、4.马鞍山(61.60亿元 1.6%)、5.蚌埠(57.50亿元 0.7%)、6.六安(56.20亿元 2.4%)、7.亳州(55.50亿元 1.0%)、8.安庆(55.40 -3.0%)、9.阜阳(52.00亿元 -12.9%)、10.宣城(50.00亿元 -15.9%)、11.宿州(48.00亿元 0.4%)、12.淮南(41.10亿元 5.5%)、13.铜陵(36.40亿元 1.8%)、14.池州(34.76亿元 5.8%)、15.淮北(33.90亿元 5.5%)、16.黄山(24.00亿元 -2.2%)。
其次,再看看1-4月份各地市财政收入完成“成绩单”:
1.合肥(数据暂缺)、2.芜湖(145.1亿元 同比增长3.6%下同)、3.滁州(115.9亿元 。1.3%)、4.马鞍山(80.1亿元 -0.1%)、5.安庆(75.4亿元 0.1%)、6.蚌埠(74.0亿元 1.0%)、7.六安(数据暂缺)、8.阜阳(70.6亿元 -8.8%)、9.亳州(70.2亿元 2.4%)、10.宣城(66.4亿元 -13.6%)、11.宿州(61.97亿元 0.2%)、12.淮南(56.2亿元 5.0%)、13.铜陵(47.6亿元 1.9%)、14.淮北(45.7亿元 5.0%)、15.池州(43.28亿元 3.6%)、16.黄山(31.9亿元 -2.4%)。
从各地市财政总量来看,尽管合肥数据暂缺,但不会影响排名,其第一的位置还是无人撼动。
前三甲中,随着滁州财政收入突破百亿大关,达到115.9亿元,合肥、芜湖、滁州三地作为头部力量已全部超过百亿,也意味着“三城鼎立”的发展格局愈加稳固。不过,芜湖领先滁州的优势明显扩大,由上个月的16.0亿元拉大到了29.2亿元。
相对于前三甲的格局稳定,处于腰部力量的一众城市的角逐竞争要激烈的多。尤其是进入二季度,你追我赶的比拼也让梯队站位排序出现了较大变动。
其中,作为新晋80亿元“关口”的成员,马鞍山以80.1成功卫冕第四,依旧充当着腰部成员的“领头羊”。
安庆随着增速由负转正,财政总量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以75.4亿元的亮眼成绩一举反超蚌埠、亳州,贴近马鞍山。
与此同时,阜阳财政收入完成70.6亿元,亳州财政收入完成70.2亿元,阜阳高出亳州0.4亿元,也就意味着阜阳同样实现了对亳州的超越,只是领先优势比较微弱。
宣城和宿州同为60亿元级别,但宣城得益于增速回暖,在财政总量上也逐步甩开宿州的追赶,将领先优势进一步拉大到了4.43亿元,继续占得上风。
处于尾部力量的铜陵、淮北、池州、黄山四地财政总量相对较低,均在50亿元以下,以铜陵最高,达到47.6亿元。其中,淮北以微弱的优势反超池州2.42亿元,前移一个位次;而黄山依旧垫底,财政收入为31.9亿元。
从各地市收入增速来看,有4个地市同比负增长,分别为宣城下跌13.6%、阜阳下跌8.8%、黄山下跌2.4%、马鞍山下跌0.1%,其中,马鞍山则是4月份当月突然失速,呈现极小幅度的下跌。
在其余正增长的地市中,多数仍是低位运行,向上突破的压力依旧较大。其中,淮南、淮北增速同为5.0%,表现最为出色,继续处于领跑位置。
相比之下,宿州、安庆则显得逊色许多,仅分别增长0.2%和0.1%,几乎是原地踏步,尚需努力。
来自: 马鞍山爱生活公众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