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网传广东一公司员工因未回复群内消息,全员被罚款200元。2月15日,广东中智华纬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回应称,处罚是根据公司条例和规章制度来进行的。
网传图片显示,在广东某公司内部聊天群内,相关人员发布了一条行政处罚消息,称“鉴于2022年1月10日17:56分,在公司群内发布放假通知后,全员2小时内无回复,即违反企业微信使用管理办法,公司将进行惩罚,全员罚200元。”
2月15日,有媒体就此事致电了广东中智华炜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工作人员证实确有此事,其称处罚是根据公司条例和规章制度来进行的。
记者询问上述行政处罚是否已经执行,该工作人员回复称“有啊”,但当记者询问处罚的具体情况时,对方称“有电话进来”,随即挂断了电话。
这样的规章制度引发了不少吐槽↓↓有人觉得,不回消息就罚200,公司该不会是趁机“讹”员工钱吧?还有许多人认为,这样的规定本身就十分不合理,如果真的希望确保所有人都收到消息可以有很多方法,而不是简单粗暴这样罚钱。
其实,因为没有及时回复微信工作消息就受到处罚的事,也不是个例。2018年,宁波某饮品店的店长王女士就因为睡得较早,没有按照单位负责人的要求在10分钟内回复消息,10分钟后就遭到辞退。也有微博网友吐槽称,自己在休假期间由于时差问题没有及时回复微信,该月的绩效考核就被扣了分。
公司制定的《微信使用管理办法》是否有效?公司提出的罚款200元是否合法?劳动法专家何永强解读↓↓
问:企业制定的《微信使用管理办法》是否具有效力?
专家:讨论该事件是否合法首先要看参照执行的制度是否合法。“合法”的概念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办法》的内容是否合法,其二是《办法》的实行是否经过民主程序,两者缺一不可。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企业的规章制度要经过的合法程序,包括制度是否经过职代会讨论通过,制度的实施职工是否知情等。
问:公司罚款的行为是否合法?
专家:不合法,企业没有处罚权!
根据我国《行政处罚法》的规定,对财产的处罚只能由法律、法规和规章设定。用人单位没有罚款权力,即便用人单位有明确的制度规定,也不可作为罚款的依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