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近年来,我市财政部门锚定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持续加大财政投入力度,以实体经济为根基,聚焦科技创新、培育新质生产力等关键领域,财政收支管理更优,服务能力更强,金融支撑作用更凸显,有力服务和保障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今年1至11月,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98.6亿元,同比增长3.3%,总量居全省第4位,增幅居全省第2位;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21亿元,同比增长12.3%,增幅居全省第1位。
撬动产业向“新”升级
在全市上下的翘首企盼中,我市《数字赋能现代产业高质量发展“1+X”政策体系》近日出台,将于2025年1月1日实施。
结合全市数字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推进新型工业化的举措,市财政局牵头对全市产业政策进行修订升级,按照“财政抓总、部门牵头、县区配合”的工作机制,加大跨领域、跨部门政策协同和资金统筹力度,构建重点突出、方向明确、措施精准的“1+X”政策体系。其中,“1”是指数字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执行期2025至2027年,涵盖企业转型升级、支持科技创新、发展人工智能等方面18个条款。“X”是指支持其他产业发展政策,包含现代服务业、建筑业、文旅产业、低空经济等9个方面。
新产业政策聚焦特色产业,围绕“1+3+N”战新产业融合集群,各县区、开发园区明确1个特色产业,分担奖补资金时,市级在原分担比例基础上多承担10%,对获得国家、省优秀示范等荣誉的企业加大设备投资补助和贴息力度。聚焦科技创新,加大人工智能、数字转型等领域扶持力度,助力高校科研院所合作,支持专精特新企业、科创型企业发展。聚焦财金协同,除专精特新企业、科创型企业、国家级和省级创新平台等荣誉直补外,基本不保留直接奖励政策,转向基金引导、贷款贴息、风险补偿、保费补贴等市场化方式。
同时,我市创新“基金+资金”支持方式,组建市级高质量发展基金、江东诗航创投基金、9个县区特色产业基金及其他主导产业基金,围绕“强链、补链、延链”精准招商,打造总规模超200亿元的市级“2+9+X”产业基金集群,引导金融资本重点支持制造业和中小微企业。2023年以来,全市累计兑现“免申即享”产业补助资金2.8亿元,进一步培优扶强,激活动能,放大资金效益,为企业向“新”跃升、向“新”求质注入强劲动能。
“滴灌”企业茁壮成长
“符合条件的企业将获得实际支付利息补贴,最高比例可达50%。”日前,在花山区“金融暖冬行动”银企对接会上,发布了该区“科信贷”金融产品贴息实施细则以及数据资产方面的创新金融服务举措。
“这份暖冬‘大礼包’不仅解决了我们的融资难题,更增强了我们坚持创新研发的信心。”企业家们纷纷点赞。
作为政策引导下的科技创新金融产品,“科信贷”面向全市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量身打造,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支持企业科技创新,鼓励有效投资,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我市科技、发改、财政、工信等部门联合制定印发了《马鞍山市“科信贷”金融产品实施方案》,创新开发出“科信贷”金融产品,并配套出台了相关专项政策,进一步发挥财政金融政策协同效应,为全市创新发展提供了有力金融支撑。各县区、开发园区纷纷出台实施细则,让政策切实落地惠企。截至目前,我市已为38家企业授信1.885亿元,已发放“科信贷”36笔约1.8亿元。
金融“活水”,滋润沃土,为企业精准“滴灌”。
1至11月,我市累计争取上级转移支付150.3亿元,同比增长33%。推进“免申即享”“即申即享”,兑付惠企资金0.4亿元。统筹各级财政专项资金1.3亿元,开展促进消费各项工作。修订完善市本级政府性资金存放商业银行考核评价激励办法,调整财政资金43.1亿元。整合设立“马鞍山市金融发展风险补偿资金”,首期规模6500万元。壮大资本市场,新增辅导备案2家企业,新三板挂牌1家企业。
深化改革赋能发展
目前,我市正在全面推进零基预算改革,用好“指挥棒”,管好“钱袋子”。今年,我市开展1044个项目绩效自评,涉及金额42.94亿元,并完成小微企业续贷过桥资金等12个项目重点绩效评价,全市预算绩效管理考核连续三年保持全省第一位。
“部门申报项目来年预算,申报资金要从合规性、可行性、投入经济性等层面公开评审,从‘零’考虑,有可能会核减甚至取消。”市财政局预算科负责人表示,我市严格按照人员支出标准、定额标准和化债方案等,编制“三保”支出和政府偿债支出;破除基数,逐项审核项目支出,开展预算评审、人大审查监督,削减或取消低效无效支出,优先保障市委、市政府确定的重大改革、重要政策和重点项目实施。可以说,每项支出都必须论证其合理性和必要性,才可以获得资金支持。
推进零基预算改革后,我市每笔财政资金的执行全过程更严格、更规范,全程注重绩效管理。我市还设立资金运作专班,加强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统筹,强化部门和单位资金统筹,以及各层级资金统筹,整合资金、聚力发展。
管好“钱袋子”的同时,还要系上“安全绳”。市财政部门还安排专项债券额度支持置换存量隐性债务,着力防范化解债务风险,推动化债政策落地见效。据了解,我市今年获批政府债券置换隐性债务100.6亿元,规模居全省前列。隐性债务置换后,将大幅减轻偿债利息负担,5年可为全市节约利息支出16亿元。
安徽青山控股集团副总经理钱进表示,通过置换等方式,企业偿债压力和流动性风险减轻,卸下包袱、轻装上阵。“作为城投企业,我们能够将更多精力和资源投入改善运营管理、拓展多元业务、增强盈利能力等方面,逐步实现从传统政府融资平台向市场化、专业化的城市综合运营服务商转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