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瓶梅》为什么一直被视为国人不宜的书#
在传统文学领域,红楼梦的热度一直很高,甚至已经形成了红学,但是金瓶梅这部书,完全可以和红楼梦平起平坐,但是影响力却要小的多。
金瓶梅属于那种,名气超级大,但是看过的人又不多,看的人不多也就算了,但是没看过的人,却又说这是一本淫书,是一本坏书。
这可真是大大冤枉了这本书,说金瓶梅是本坏书的,那都是没读过金瓶梅的,自从这本书诞生以来,只要是认真读过这本书的,对它的评价都是非常高的。
随便说几个吧,因为实在是太多了,鲁迅这么评价:“作者之于世情,盖诚极洞达。同时说部,无以上之”,意思就是同时代的小说,没有比他更牛的。
张爱玲也是对金瓶梅推崇备至,近代著名学者郑振铎也说过,“如果净除了一切秽亵的章节......仍不失为一部伟大的写实小说。
随便搜一搜,关于金瓶梅这部书的正面评价多如牛毛,尤其是对这本书的评价都超级高,很多人都认为这本书直接影响了红楼梦的,不客气的说,没有金瓶梅就没有红楼梦。
既然金瓶梅是一本非常伟大的书,能不能像郑振铎说的那样,搞一个删节版出来,删去里面少儿不宜的内容,让这本书发扬光大呢?
事实上,这件事早就有人想做过,但根本做不成,因为这本书根本没法删除,或者说整本书至少有三大原因导致了它根本无法被大规模普及。
全书没有一个好人
金瓶梅的作者,一直都没有考证出来是谁,但不管是谁,他一定是一个彻底看透了人间的高人,怪不得不敢用真名,而且还隐藏的非常深,因为这本书里体现的很多思想,完全都是颠覆性的,甚至不合儒释道的任何一种思想。
你能想象一本皇皇巨著的长篇小说,里面没有一个好人吗,是的,这本书里你找不到一个传统文学意义上的好人。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苦,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行为逻辑,这对于通俗小说来说,简直就是灾难,因为我们日常看小说,总是情不自禁的把自己代入到主角之中。
但这部书不行,他是超现实主义写作,作者完全就是一个上帝视角,观察着每一个人,看书的时候,难得不可能把自己想象成西门庆。
就算中途是活得很滋润,但是一想到结局,立马就不寒而栗,女的就更没法有代入感,潘金莲李瓶儿庞春梅,三大女主,一个比一个惨,你敢有代入感?
其他的人物都写的非常鲜活,跟现代的市民社会非常接近,红楼梦写的再好,一般人根本无法体会到红楼梦里贾府的生活,但金瓶梅里的生活,就是我们现在活生生的一切,简直一模一样。
全书那么多人,没有单纯的道德说教,谁是好人,谁是坏人,大家都在努力地活着,用自己的方式活着,没有好人的小说,注定在中国无法普及。
道德观念淡薄
金瓶梅真的是一本奇书,里面有着许多跟传统社会截然相反的道德伦理观念,但惊奇的是,其实跟现在的社会非常像,简单来说,就是笑贫不笑娼。
书里有一对非常奇葩的夫妻,他们是韩道国和王六儿,这对夫妻的奇葩三观,就算是放到今天也是够上头的。
韩道国是西门庆的伙计,第一次出场,是为了救人,救自己的弟弟,因为自己的弟弟被人告发,和自己老婆王六儿有一腿。
这就是现实版的武松和潘金莲的关系,韩道国还要出手相救,而且作者态度也很明显,把告发这件事的几个人,起名字叫多管闲事,名字的谐音梗,是金瓶梅最早玩的,红楼梦属于借鉴。
更奇葩的还在后面,西门庆看王六儿有几分姿色,于是就让王六儿做了他的情人,而这件事王六儿居然对韩道国毫无隐瞒。
道德说教毫无意义,这里面有个非常震撼的场面,真是无声处听惊雷,西门庆不管人品怎么样,他对女人一向都是非常大方的。
王六儿得了钱之后,居然和丈夫在合计着这钱该怎么花,有了钱之后夫妻两个都很兴奋,而且有了钱,王六儿居然还张罗着给韩道国买个小妾,你猛一看还以为这对夫妻是勤劳致富呢。
这如果已经很震撼的,更震撼的还在后面,整本书是个大悲剧,但是里面人物众多,也有极个别下场好的,这个王六儿就是全书中少有的结局非常好的,她的结局居然就是和小叔子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就这一件事,足以让很多卫道士主张封杀这本书了,实在是起不到任何的正面引导作用,古人说的,文以载道完全是背道而驰。
直面死亡的惨淡
鲁迅说过,真正的猛士敢于直面淋漓的鲜血,惨淡的人生,但事实上,敢于直面鲜血的人并不多,写死亡的文学作品很多,从来没有人敢写的如此直接。
红楼梦是悲剧,很多人都死了,但曹雪芹依然是传统的写法,死的非常诗意,死的干净利索,但现实中的死亡,完全不是这个样子。
直面死亡这个话题,也就只有金瓶梅做到了,我们看一段作者对死亡的描写,三十岁以下的建议跳过这段:
见孩子搐的两只眼直往上吊,看不见黑眼睛珠儿,口中白沫流出,咿咿犹如小鸡叫,手足皆动。
不料被艾火把风气反于内,变为慢风,内里抽搐的肠肚儿皆动,尿屎皆出,大便屙出五花颜色,眼目忽睁忽闭,终朝只是昏沉不省,奶也不吃了。
第一次看的时候,真的会感觉都震撼,这次是真实的死亡,什么焚稿断痴情,什么大雪天里凉席裹尸,都是文人的想象,只有兰陵笑笑生,敢于与最冷酷的眼睛去观察一个人的死亡。
书里有不少现实主义的描写,很多场景尽管我们知道,但是从来也没有作者敢如此明白地写出来,实在让人震撼。
无法接受的悲剧
都说红楼梦是悲剧,但事实上红楼梦后来还是写的一点贾府复苏的迹象,甭管谁写的,总之这就是符合国人的心里,但对于金瓶梅则是彻头彻尾的悲剧。
不但是死亡,很多人在死亡的过程中备受凌辱,潘金莲在西门庆死后,被吴月娘卖到最低等的青楼,最后又被武松杀死。
庞春梅最后死在情夫周义身上,李瓶儿在儿子死后,自己也身染重病,其实就是被西门庆感染了,血崩而死,男主西门庆死得同样凄惨,更主要的是,死之后几个女人很快就各奔东西,最后家产被以前的书童给继承了。
整本书,全部都是这种灰暗的结局,让人看得非常难受,更让人无法接受的是,最后一回投胎转世,西门庆投的依旧是个好人家,武大郎投的还是穷苦人家,就连最后的一点点因果循环,报应不爽的理念,也被作者剥夺了。
真是难以想象,作者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心里该有多狠毒,关于书里传说中的颜色描写,只有非常少的一点点,根本无足轻重。
综合来说,这本书无法大规模推广,尤其是不适合未成年人阅读,就算是成年人,也是三十岁之后,才有可能读得进去这本书。
所以这本书,无论怎么删减,都不可能大规模推广,但是为这本书正名还是很有必要的,因为他真的是一本非常好的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