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滔滔,见证拥军本色;一江两岸,高唱爱民赞歌。 马鞍山,一座有着双拥光荣传统的城市,“军地一家亲、军民鱼水情”已深深厚植人们心中,新时代以来更是擘画出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双拥发展画卷。 近年来特别是2020年以来,马鞍山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强军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双拥工作重要论述,坚持把双拥工作摆在重要位置,以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城为抓手,高质高效抓好双拥各项工作,连续4次获全国双拥模范城称号、9次获全省双拥模范城称号。 顶格协调推进 双拥体系更健全 “新形势下,双拥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 马鞍山市顶格协调、顶格推进双拥工作,军地各级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强军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双拥工作重要论述,切实做到第一时间跟进学习、第一时间贯彻落实。 完善工作机制,把双拥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成立全市双拥工作领导小组,设立双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双拥联络科,实行军地合署办公,构建军地协同、部门联动、全民参与的工作格局。同时,对双拥工作做到“三纳入一体现”,即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部队建设规划、年度目标管理绩效考核以及党政军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在市委全会报告、市政府工作报告等重要报告中体现双拥内容;科学制定《双拥工作要点》《创建双拥模范城实施方案》,清单化、闭环式推动落实。 加大投入保障,将双拥工作经费列入财政预算,项目化推进双拥工作,2020年以来改扩建烈士陵园6处,打造双拥主题公园、红色教育场馆、红色旅游精品线路等30多处,县级以下烈士纪念设施迁移整修全面完成,濮塘革命烈士陵园纪念馆预计今年底完工。建成军休荣誉室和军休干部智慧养老服务平台,不断提升优抚褒扬保障能力。 全力支持建设 双拥成效更显著 支持部队建设是双拥工作的重中之重。马鞍山市大力弘扬“部队的事要特事特办、马上就办、办就办好”的优良作风,满腔热忱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改革。 今年3月,市委、市政府收到了一封来自中国人民解放军驻守雪域边关某部队的感谢信。来信中写道:“马鞍山市人民始终与边防官兵心连心,持续关注强军事业,全力支持边防建设,积极组织‘情系边海防’慰问活动,大力开展拥军支前工作,解决了边防官兵后顾之忧。” 这样的来信还有很多,信中的一字一句都是马鞍山市重视双拥工作的生动注脚。 马鞍山市在全省率先出台《拥军支前应急应战响应机制(试行)》等文件,建立健全拥军支前军地协调机制和拥军支前专业队伍。积极支持国防和军事工程设施、国防交通基础设施等建设,帮助驻军单位协调解决建设用地,建设国防动员训练基地配套工程等重点工程。 落实落细党委议军会、军地座谈会等制度,定期与驻军单位开展会商对接,对部队和官兵现实需求和存在困难,抓紧办、努力办、持续办,2020年以来累计协调解决驻军单位提出的重难点问题34个。深入开展法律服务进军营活动,设立法律援助服务站18个,开展法律咨询、调解1552人次。 马鞍山市把征兵作为服务国防建设的重大政治任务,坚持军地、校地协同发力,每年早动员、早部署,一体推进宣传引导、政策激励、审查把关、廉洁征兵等工作,新兵征集数量质量实现“双提升”。 解决“三后”问题 双拥政策更精准 马鞍山市带着感情、带着责任,持续完善政策体系、强化政策落实,让广大官兵不为后路担心、不为后院分心、不为后代忧心。 3月29日,马鞍山市举办2024年退役军人“就业超市”专场招聘会,中国电信、中国邮政、宝武特冶等国有企业,以及泰尔重工、天能电池等优质民营企业提供1000多个职位供退役军人们选择。 让退役军人都能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正是马鞍山市强化政策供给、聚力解决官兵“三后”问题的一个缩影。 2020年以来,全市转业军官100%安置进入公务员队伍;符合政府安排工作条件的退役士兵全部安置进入事业单位。同时,加大退役军人技能培训力度,定期举办退役军人专场招聘会,2020年以来累计举办52场次、提供各类就业岗位约5.9万个;坚持就业创业双向发力,开展“军创企业服务行”等系列活动,带动退役军人就业创业3000多人。 围绕服务军人军属,制定出台“一揽子”拥军优属政策,及时安置随军随调家属,对未就业军属开展“一对一”帮扶;特别是畅通随军未就业家属进入事业单位“绿色通道”,每年专门拿出1至3个名额开展定向招聘。同时,落实好军人子女教育优待政策。 针对60周岁以上现役军人父母制定拥军服务政策,设立拥军服务补贴,委托养老服务机构提供助医、助餐等服务,马鞍山市现役军人家庭“智慧养老”拥军服务卡(No.000001)被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收藏。 创新“直通车”式服务现役军人家庭,“一户一策”制定关爱帮扶方案,实现“有需即到、有求必应、有困能帮”。 围绕权益保障,马鞍山市全面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军人地位和权益保障法》等法律法规,常态化做好优待证申领发放,全市已累计制发优待证6.7万张,2020年以来累计发放抚恤补助资金6.2亿元、义务兵家庭优待金1.9亿元,资金兑现率达100%。 优化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四级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实现全覆盖;制定并落实困难退役军人帮扶援助办法,对生活困难的退役军人及时开展帮扶。 锚定工作重点 双拥基础更牢固 军爱民,民拥军,军民团结一家亲。 长期以来,驻军单位始终视马鞍山为“第二故乡”、视马鞍山人民为亲人,全力服务全市中心大局,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军政军民关系不断巩固发展。 立足地方所需,驻军单位坚持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在维护稳定、抢险救援等方面站排头、当先锋,发挥了重要作用。2020年以来,马鞍山军分区累计组织官兵和民兵近万人次,协助完成联防联治、安保维稳等重大任务。特别是在2020年防汛救灾过程中,驻军单位累计出动抗洪力量6万人次,转移群众2.8万人、加固堤坝97.5公里、处置突发险情50余处,有力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立足群众所盼,全力服务乡村振兴,驻军单位累计结对帮扶17个村,帮建基础设施和产业项目17个,有力改善当地生产生活条件;积极参与志愿服务,2020年以来军分区累计组织官兵开展无偿献血等活动1600余人次,多措并举为群众送温暖、献爱心。 立足部队所能,驻军单位充分发挥军队特有的装备、技术等优势,持续为地方做好事、办实事。军分区组织深入开展国防教育进校园、“军营开放日”等系列活动,全力支持本地高校、高中开展学生军训工作。 开展特色活动 双拥载体更丰富 马鞍山市坚持改革创新、与时俱进,推出了一批主题鲜明并具有时代、地域、军营特色的双拥共建活动。 在全市范围内深入推进军地基层单位结对共建,深入开展“互办实事”等活动,以“小切口”引发“大共情”“大共鸣”,涌现出慈湖街道巾帼志愿者帮助官兵洗衣被、解放路街道开展“手缝鞋垫送官兵”等一批有影响力的特色活动。 在全省率先开展送科学技术进军营、送法律服务进军营等“十进军营”活动,2020年以来累计向驻军单位赠送书籍4万多册,开展文艺演出165场次,办理涉军法律援助案件200余件,免费为官兵和优抚对象体检5000余人次,悬挂光荣牌7万多个,不断增强军人的获得感、幸福感、荣誉感。 成立市民营经济组织双拥委员会,印发“百业千行送尊崇”社会拥军方案,发出社会拥军倡议书,极大激发社会拥军热情。2020年以来,全市已有200多家企事业单位,为军人军属提供涵盖医疗、通信、餐饮等方面的优惠优待服务,社会拥军逐步实现规模化、制度化、规范化。 创新宣传教育 双拥氛围更浓厚 走进城市公园广场、大街小巷,一条条醒目的双拥宣传标语抬首可见、一幅幅生动的双拥宣传画面引人注目。 近年来,马鞍山市广泛深入开展双拥宣传教育,持续加强双拥文化建设,在全社会营造了军爱民、民拥军的浓厚氛围。 充分发挥濮塘革命烈士陵园、西梁山革命烈士陵园等革命传统教育基地作用,每年接待参观人员达100多万人次;在每年烈士纪念日、国家公祭日等特殊节点,市党政军领导及社会各界群众自发组织各类纪念活动,推动传承红色基因、培育尊崇文化。 在城市主干道、机关企事业单位、部队营区,设立双拥宣传标语和宣传橱窗;在医院、银行、车站、景区等公共场所,张贴军人、退役军人优先优惠标识,积极主动提供服务。持续开展双拥一条街、双拥模范马路、双拥文化长廊、拥军公交示范线等双拥阵地建设;深入开展“入伍欢送、退役接站、立功送喜报”等活动,在社会各界引起强烈反响。 同时,加大先进典型选树宣传力度,2020年以来累计开展“最美退役军人”“最美拥军人物”“最美军嫂”等评选活动4次,先后有6人获得省级荣誉,涌现出一批先进典型。融合运用报、网、端、微、屏等资源,刊发双拥相关稿件1100余篇;结合市情特点,策划推出《诗城遍开双拥花》等一批双拥文化精品。 鱼水情深,历久弥新。当下的马鞍山,广大军民正团结一致、勠力同心,凝聚起奋勇向前的磅礴力量,奋力谱写双拥工作的崭新篇章,让“双拥之花”绽放更加绚烂的光彩! |
便民导航 • 社区福利 | |||||||
找工作 | 找房子 | 找商铺 | 找办公/厂房 | 找TA | 查天气 | 查IP | 生活服务 |
跳蚤市场 | 二手车 | 拼车信息 | 宠物交易 | 生活主页 | 马鞍山好券 | 在线翻译 | 更多服务 |
* 此为文章内容页,如需发布信息/发帖请前往首页、论坛及其相应版块,点击免费发布信息/发帖按钮可发帖 论坛精选好帖可转化为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