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县阔斧改革 企业焕发新机
近日,走进和县精细化工产业园,如火如荼的生产场景随处可见。其中,正在建设中的年产8500吨偶联剂项目格外引人瞩目,该项目是安徽硅宝有机硅新材料有限公司投资1.1亿元的技改项目,计划于2024年建成投产,实现生产线全面升级,这是和县企业推动亩均效益改革的生动实践。近年来,和县大力实施亩均效益综合评价改革,以亩均论英雄,根据亩均税收、亩均营业收入和研发费用投入强度等指标将企业分为ABCD四个等次,优先保障A类企业政策资金、用地指标等,引导本地化工、建材等传统企业阔斧改革,进行以数字化、智能化为重点的新一轮技术改造。
新技术激发新产能
成立于2008年的安徽硅宝有机硅新材料有限公司是第一批进驻和县精细化工产业园的企业,专门从事硅烷偶联剂等新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简单来说,可以将硅烷偶联剂理解成‘不含水的胶水’,这种有机硅化合物可以和有机与无机材料发生化学键合,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偶联’,从而提高复合材料的机械强度。”该公司总经理邱小魁解释道。公司生产的新材料产品广泛应用于玻璃纤维、密封胶、光伏新能源、橡塑等行业,远销欧洲、南美洲等地区。
说起畅销的“秘诀”,邱小魁表示加大研发投入是核心。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该公司近三年研发投入达2723.5万元,并建有省级企业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等创新平台,先后与南京大学、安徽工业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等多所高校开展产学研合作,进行前沿技术探索和基础研究。
“研发不是终点,更重要的是将新技术运用于现实生产。虽然技术先进,但我们的生产线和厂房还处于十多年前的水平,限制了产能的提升。”邱小魁一语道破公司发展所面临的瓶颈,“为响应亩均效益改革,我们将原有的厂房全部推倒重建,利用技术改造扩能增产,提升投产后偶联剂年产量将达到8500吨,较往年翻一番,达产3年后销售额预计突破3.5亿元,实现税收贡献接近翻番。”
在项目建设现场,铺设草坪、外墙装饰、设备安装……工人们正在有序地忙碌着,截至目前,项目一期已建成,新建主车间、供辅楼、仓库各一栋,并配有中心控制室、甲类罐区。行至甲类罐区,邱小魁笑言:“这是升级生产方式的关键。以前自动化水平不高,采用间歇生产方式,人工运送和装卸原料、产成品;现在通过升级改造可以实现‘槽车—原料储罐—生产线—成品储罐—自动包装线’的连续化生产模式,并可利用中控远程操作,减少单釜式作业的中间环节,生产效率大幅提高。”在中心控制室,11台主机和8个显示屏正在监测设备情况,工作人员在这里可以通过点击鼠标来启动或关闭阀门。通过使用智能化设备,企业人工缩减三成以上。
目前,项目二期在建的研发综合楼和车间已封顶,计划于春节前后投入使用,新建车间将原有的4条生产线变为6条,厂房由一层单级结构变成三层结构,功能性显著提高。作为亩均效益A类企业,该公司尝到了亩均效益改革的“甜头”,规划于未来五年内建设新的生产基地,扩大厂区规模,在现有30亩地基础上增加100余亩,继续扎根和县这片热土。
新品质带动新发展
“我们公司占地面积约45亩,2022年产值达6500万元,主营日用玻璃容器、化妆品玻璃以及各类灯具玻璃制品等,共有1000多种产品,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并出口到美国、俄罗斯、法国和德国等国家。”安徽晶晶玻璃制品有限公司负责人倪明发介绍道。
今年9月,该公司日用玻璃1#生产线绿色智能改造项目开工建设,项目总投资约5000万元,将对原有熔窑进行全面升级改造,降低能耗,并提升玻璃器皿压制系统的智能化水平。
这是2020年以来该公司的第3次技术改造,此次改造中,公司采用更先进的熔窑结构,结合更高效的保温措施进行节能技术改造,选用高温、高强、轻质节能型耐火材料,减少炉体的蓄热和散热损失,并通过引进脉冲鼓泡技术、增大蓄热室面积等一系列工艺改良,确保项目投产后每吨玻璃能耗不高于0.16吨煤。机械手的使用也是此次技术改造的一大亮点,以往工人在运输带前端夹取杯子,失误率较高、危险性较大,现在智能机械手的应用大大减少了人工,并降低了失误率。据了解,该项目预计于2024年底完工,投产后日产玻璃制品将大幅提高,年销售收入预计达1.6亿元,税收近千万元。
“作为本土企业,我们的技术改造项目也受到政府大力支持,享受与外来企业相同的待遇。”倪明发说,“技术改造后,我们的生产线将由原有的7条增加至12条,产品合格率预计从85%上升至98%。工艺升级,产品附加值提高了。政府支持,企业受益,何乐而不为?”
除了改造生产线,该企业在提高产品附加值方面还有“金点子”——根据市场灵活调整产品种类及生产工艺。比如,企业前期主要生产加工简单的玻璃制品,后以市场为导向,转而深耕茶壶、玻璃碗、保鲜盒等赛道,迎合消费者所需,目前收到的订单已排到2024年3月份。
来源:皖江晚报 通讯员 郑颖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