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la 发表于 21-2-22 14:02:59

马鞍山当涂非物质文化遗产:徽菜——姑孰菜系

姑孰在古文化遗址中出土了数十件石锛、石镞 、石镰、石铲、石凿等生产器具,证明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古人类在当涂地区生存与繁衍。



姑孰大地农耕文明久远。早在” 三皇五帝” 时代,这里的先民就已经渔猎农桑、种植水稻。这里曾是三江交汇的大泽,是大禹治水的核心区,不仅有大禹治水的古“中江”、“涂山”等遗迹,还发现了五千年前的渔网坠等渔猎工具。大禹治水后,这里以渔猎、水稻和桑蚕为主的农耕文明更是日趋发达,人民富庶,形成了以米饭为主食、以鱼虾水产和蔬菜为主要菜肴的饮食结构。

一、地理位置

当涂县历史上或为六朝畿辅,重若冯扶;或是五代名郡,显如莒邾。名胜古迹,俯拾皆是。谢公祠、李白墓、太白祠为中国国际吟诗节主要活动场所之一,每年有数万名中外游客前来凭吊、观光、游览。县内不仅有黄山塔、济美坊和千年重阳木“中华红杨王”等国家、省、市、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0多处,还有当涂民歌、太平府铜壶制作技艺、湖阳打《水浒》、松塘采茶灯、护河丁府龙等为代表的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点缀其间,为其增色,体现了江东历史名县厚重的文化底蕴。

总而言之,无论是在久远的历史上,还是在文明的现代社会中,作为“安徽菜--姑孰菜系”,当涂县的饮食文化是以文化积淀厚重而独步华夏,更以中华千年古县、江东名城而享誉海内外,千百年来,更有那典型的江东鱼米之乡之美称。

二、分布区域

隋开皇九年(589),省丹阳郡置蒋州(今南京);废淮南郡,并襄垣、于湖、繁昌及西乡4县更置当涂,徙县治姑孰,属蒋州,自是姑孰之当涂县始定;又并侨置当涂、浚遒等县置宣城县,属宣州。十一年(591),废丹阳县,以其地及溧阳县一部置溧水县,隶蒋州。大业三年(607),复改蒋州为丹阳郡,辖当涂、江宁、溧水三县 。

作为与安徽菜一脉相承的“姑孰菜系”,姑孰(当涂)地区是发源之地,其独特的区位条件使姑孰美食具有汇集沿江、沿淮、皖南、苏扬、金陵风味为一体的姑孰菜系特色。起源于丹阳郡,东吴、两晋、隋唐之初,兴于唐、明清、民国时期鼎盛,作为六朝古都和十代都会之京畿之地的当涂姑孰地区,乃是当时著名的踏青、访友“饮食文化”中心。

三、历史渊源

姑孰大地农耕文明久远。早在“三皇五帝” 时代,这里的先民就已经渔猎农桑、种植水稻。这里曾是三江交汇的大泽,是大禹治水的核心区,不仅有大禹治水的古“中江”、“涂山”等遗迹,还发现了五千年前的渔网坠等渔猎工具。大禹治水后,这里以渔猎、水稻和桑蚕为主的农耕文明更是日趋发达,人民富庶,形成了以米饭为主食、以鱼虾水产和蔬菜为主要菜肴的饮食结构。

商周时代,太伯、仲雍采药至这里的古南岳“衡山”,开创古吴。仲雍取字孰哉,就是取“饔熟之意”(乾隆版<当涂县志>),其十九世孙——吴王寿梦,取字孰姑,这便是“姑孰大地”得名之由来。

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南巡至此,因见此地多红杨,而将此三江交汇之大泽呼之为丹杨湖,并在这里设立了全国首批建制县之一的“丹杨县”。汉代,这里发展成为了丹阳(杨)郡的核心地带。丹阳候刘敢、候孙策等得此封地。

三国时代,孙权黄武初年在此筑姑孰城。琅琊王孙休食邑于此、封于此,孙休接吴景帝位后,安排手下人严密在丹阳湖核心地带围筑官圩——今大公圩的前身。唐代大诗人李白《丹阳湖》诗中“龟游莲叶上,鸟宿芦花里”的诗句,既是生态美景,也是这里物产富饶的写照。县志载:丹阳湖“雁鹜叫天,虾菜满船”;说丹阳湖“水甘而腴,最饶渔利,渔罾蟹簖,菱歌渔唱四时不绝。”《当涂乡土志》载:丹阳湖“水产为鱼、虾、雁、鹜、蟹、蚌、蛤、蜊、茭、菰、菱、芡、莲藕、芦苇、蒹葭、蘋蓼等属,而莼菜尤为特产。”



姑孰大地,滨江抱湖,自古为江南鱼米之乡,不仅有“荷蒲蜃蛤之利”,还盛产鳜鱼、青鱼、鲫鱼、银鱼、鳗鱼、鳊鱼、河虾、螃蟹、老鳖、乌龟等诸多水产,更有鲥鱼、刀鱼、鲟鱼、华鱼、河豚等名贵稀有鱼种。姑孰大地的螃蟹也很有名,有江蟹、湖蟹、沟蟹、塘蟹、田蟹之分,其中的丹阳湖“金脚红毛蟹”曾被誉为“蟹中之王”。晋代“八达”之一的毕卓,在姑孰发出了“左手持蟹鳌,右手持酒杯,坐在浮船中,人生足也。”的感叹。



姑孰大地的饮食文化,除上述历史渊源外,还有以下诸多内容:一是这里地处三江交汇、南北津渡,所以有一些南北交融的饮食;二是因为这里富庶,所以饮食内容丰富;三是这里很受帝王将相和文人墨客的青睐,或居住于此,或常常光顾,因而饮食讲究;四是因上述等综合原因,这里的饮食文化有材料丰富、做工细致、方法多样、吃喝考究等,还有许多与饮食密切相关的民俗、民歌、谚语、故事、诗歌等,在此不一一列举。

四、菜系特色

“姑孰菜系”是由古至今不断传承而形成的地方特色菜系和饮食风俗,其特点是:1、菜肴原汁原味、丰富的民间传统特色,2、注重使用丰富的天然食材;3、合理运用健康的烹调手法;4、巧妙均衡的搭配提升菜肴原味;5、讲究健康饮食制作,适合现代人消费的理念;既美味又养生的“姑孰菜系”。



推动安徽菜及其产业链在全国的大发展和安徽菜的产业化和菜肴的尺度化,促进人们很好的传承、创新、弘扬、发展。使姑孰菜系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在全国推出了“臭鳜鱼位吃”、“李鸿章养生烩”、“豆腐圆子”“杏仁菠萝虾”“竹荪鸡茸蝴蝶”“霸王别姬”等新式经典菜肴,还将姑孰菜系与其他菜系融合形成徽商官府菜,设计出“太白宴”“香菇宴”、“周瑜宴”“姑孰喜宴”“姑孰满月酒”等极富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特色菜肴。 如:蟹连鱼肚、雪菜麻鸭、清炖甲鱼、雪中镶银、砂锅鲥鱼、什锦砂锅、塘沟炖鸡、雪冬山鸡、白酒醉虾、咸菜烧肉、红烧划水、韭菜螺丝、蒜苗敲鳝鱼、五香熏鱼、蟹糊、谷桥豆腐、糯米圆子、霍里羊糕、太白海参、李白菜系、红白喜事宴、地方名点、小吃;(绿豆稿、五香豆、花生糖、炒米糖、观音糕、大肉面、春卷、八宝饭、臭干子、团子、丹阳蹄面等);风俗:乌饭、五月五吃五红、立夏吃蛋、入梅吃仔鸡、端阳吃糕、腊月吃传菜、除夕留饭根、催生饭、报喜、送月子、红鸡蛋、拜寿、六大盘、十大碗等。

五、传承人谱系

1、尹国凯----姑孰菜系第一代传承人(1855年)

2、尹振凤-----姑孰菜系第二代传承人(1880年)

3、尹贤进-----姑孰菜系第三代传承人(1905年)

4、尹良田-----姑孰菜系第四代传承人(1927年)

4、尹良信-----姑孰菜系第四代传承人(1933年)

5、尹亲林-----姑孰菜系第五代传承人(1973年)

1、徒弟;陈太平----姑孰菜系第六代传承人(1982年)

2、徒弟:王 力-----姑孰菜系第六代传承人(1988年)

3、徒弟:夏明亮----姑孰菜系第六代传承人(1987年)

4、徒弟:常红博---姑孰菜系第六代传承人(1987年)

5、徒弟:陈皖平---姑孰菜系第六代传承人(1977年)

6、徒弟:崔礼明---姑孰菜系第六代传承人(1979年)

7、徒弟:赵松-----姑孰菜系第六代传承人(1986年)

8、徒弟:刘 春----姑孰菜系第六代传承人(1985年)

9、徒弟;徐永忠----姑孰菜系第六代传承人(1980年)

9、徒弟:姚 元---姑孰菜系第六代传承人(1988年)

10、徒弟:张少正-----姑孰菜系第六代传承人(1989年)

11、徒弟:谢 昕-----姑孰菜系第六代传承人(1978年)

12、徒弟:严廷红---姑孰菜系第六代传承人(1983年)

13、徒弟;刘传军----姑孰菜系第六代传承人(1976年)

14、徒弟:何海龙---姑孰菜系第六代传承人(1976年)

15、徒弟:冯建飞-----姑孰菜系第六代传承人(1978年)

16、徒弟:储晓亮-----姑孰菜系第六代传承人(1984年)

六、传承人中国烹饪大师尹亲林简介



尹亲林,男,安徽马鞍山市当涂人,大学学历,中国烹饪大师,安徽菜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世界厨师联合会国际评委,CCTV新闻频道专访徽菜掌勺人,国家职业技能竞赛一级裁判员,餐饮业国家一级评委,曾多次代表国家参与国际餐饮文化交流,数十次获得国内外烹饪技能竞赛金奖,还获得“全国优秀厨师”、中美文化交流友谊奖章,“中国徽菜产业功勋人物”、“安徽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江淮工匠”称号,“安徽省技术能手”,“亲林劳模创新工作室”负责人等大量荣誉称号,现任安徽省现代徽菜文化研究院 党支部书记、院长、研究员。



尹亲林先生先后多次在《餐饮世界》、《中国烹饪》、《中国食品》、《中国食品报》、《天下美食》、《名厨》、《中国徽菜》、《新民晚报》、《安徽日报》、《东方美食》等多家期刊报纸媒体发表菜肴作品和学术论文,多次作为受邀嘉宾在北京电视台、中央电视台等影视媒体进行徽菜传播和菜品制作演示,受到专家、同仁的好评,个人事迹被《马鞍山市08年史记》、《中国名人大典》、《中国名厨名人录》、《美味中国》、《中国淮扬菜》、《精品徽菜谱》等书刊收录

娟我女神 发表于 21-2-22 14:08:47

生活论坛越来越好!!

好同学 发表于 21-2-22 14:14:37

马鞍山生活网资源真多,什么都有!!

牵绊念想 发表于 21-2-22 14:20:23

我来混积分的,到时在商城兑换东西

进击的陌陌 发表于 21-2-22 14:26:23

转发了!!马鞍山生活网干货真多!

a124497561 发表于 21-2-22 14:32:09

我抢沙发!!

性昩 发表于 21-2-22 14:37:53

马鞍山生活网的浏览体验一流!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马鞍山当涂非物质文化遗产:徽菜——姑孰菜系